图片
自学中医十年,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是运用中医的辨症,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自从前同事找我帮忙调理失眠问题,这段时间我思考了很多,也看了很多关于睡眠的书。
要想解决一个问题,先要了解这个问题。
中医经典方剂“酸枣仁汤”和“龙骨牡蛎汤”是专门针对失眠的,但更年期睡眠障碍不同于普通的失眠,不是某个方剂就能解决掉的。
再说,我只是中医爱好者,没有医师证,没有给人开方剂或扎针灸的资格,帮忙可以,越界不行。
今年我又对现代医学产生了兴趣,学习了营养学、神经学,现在又在学习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睡眠方面的内容。
今天分享《斯坦福高效睡眠法》中我们平常有误解的内容,它们不但更新了我对睡眠的认知,方法也非常实用,入睡困难有朋友不妨试试。
书中的观点是:人的睡眠不是越多越好,如果能达到6.5-8个小时的睡眠是最好的。
科学研究发现:睡眠并不是以入睡到醒来为一个周期,而是每90-110分钟为一个周期,其中第一个周期睡眠质量决定整晚的睡眠质量。
也就是说,第一个90分钟如果达到深度睡眠,那么后面的周期哪怕深度睡眠很少,第二天精力也不会下降。
这个研究结果会让那些早醒的人不再忧虑,哪怕你十一点睡着,三点就醒了,只要前90分钟有大部分时间是深度睡眠,你的身体就完全无碍。
有读友会问,那入睡困难的人怎么办?如何提高第一个周期的睡眠质量呢?
下面是书中给出的方法,除了适当锻炼、规律饮食、修心养性、减少忧虑之外,下面这些观点和方法应该是有效且可行的。
首先:规律上床睡觉时间,不要往后拖延,也就是形成规律的入睡和醒来的生物钟,尤其是入睡生物钟。不论困不困,到时间就进卧室,关灯。
第二,控制好入睡的两个开关:
第一个是体温开关:
体表与体内的体温差是顺利入睡以及提高睡眠质量的关键。一般体内温度与体表温度相差在2度左右。而人最容易在体内温度由高到低变化的过程中入睡。
也就是说,在睡前采取一定的措施让体内温度略微提高,比如睡前1.5-2小时“泡脚”或“泡澡”或“淋浴”等方法,让体内体表温度都升高,而后在体温下降的过程中上床睡觉,更容易入睡。
研究还发现,体内温度临时升高后,会在90分钟左右下降到正常温度。那么晚上10点睡觉,则8点以后泡脚泡澡淋浴比较助眠。
书中还举例子,说,为什么极寒天气下在室外徒步或登山者容易困,想睡觉,就是因为外界温度极低,而体内热量迅速向外传导,体温下降的过程容易瞌睡。
极寒天气下室外睡着会有生命危险,是因为呼吸会吸入大量的冷空气,体内温度会快速下降,而睡着了肢体不活动,就不能产生由动能转化而来的热能,内脏温度低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动作,最终导致生命危险。
而人在清醒的时候能维持部分体表温度,体内温度就不会过快下降。
第二个是大脑开关:
睡前关闭获得信息的渠道,清空大脑。方法是:睡前一个半小时不做任何动脑筋的事,并且
远离电子屏的蓝光,
看一些枯燥的书
听单口相声等语调单一的音频。
第三、保持良好的清醒状态,因为研究发现,清醒状态的好坏也会对睡眠质量有直接影响。白天清醒状态越好,晚上入睡越容易进入深睡眠。
清醒要从早上开始,研究表明,光照对于大脑的清醒有很大影响。虽然灯光耀眼,好象有让人更快地清醒的作用,但效果不如太阳光。因为太阳光含有蓝光,它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,让人自然地清醒。
所以,起床后拉开窗帘,或到室外走一走,既享受了太阳光的普照,又有了一定运动,这种清醒是自然发生的,无需受灯光强照射。阴雨天虽然没有太阳,但自然光线中也含有蓝光,可以影响人体节律。
为了快速情醒,也可以用冷水洗脸,让头部温度先降下来,这也是自然清醒的好办法。
号外:以后发文,我会在次条写一篇最近读书的内容输出,健康养生方面居多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次条《引发胃癌的元凶》。过去10年自学的是中医,今年我开始对现代医学感兴趣,目前涉猎的有营养学和神经学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来了解。点击《经络不通,病痛丛生》,里面有艾灸贴和拍打棒链接,更年期莫名的意外总是不请自来,我几次意外疼痛都是用它们迅速解决掉的,想了解请点击下面的文章链接。冬季寒凉,记得照顾好自己哦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